目录
专题研究·记忆与历史
抗战时期中共的“北伐”记忆与抗战动员朱发建;叶欣明;3-7+164
抗战时期成吉思汗身份象征的建构与展演——以成陵西迁为中心张若愚;8-17+164
记忆的战争与战争的记忆——有关20世纪中期中国的回忆与书写唐小兵;18-26+164
记忆与书写:中国教科书中的“南京大屠杀”(1938—2014)张国松;27-32+164-165中国史研究
近代中国母亲问题的研究与反思王若颖;33-39+165
“再造身心”:《旅行杂志》与民国中期城市知识群体的休闲旅行书写周博;韩宾娜;40-45+165
抗战时期中共动员儿童团的依据、实效与经验冯兵;罗情情;46-54+165
医疗、训练与应征:抗战时期国军战力受制原因探析庄和灏;55-63+165-166
南洋研究所及其南洋研究(1942—1945)于延亮;64-71+166
“品”:中国古代绘画的结构性范式杨莉萍;72-76+166世界史研究
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对1975年金日成访华的反应邓峰;77-84+166
塞拉俱乐部参与回声公园运动的活动与影响张文静;85-92+129+166-167
从“跨越大陆的一杯茶”窥探17—18世纪“全球大众消费”黄英俊;93-97+167
美国新闻署女性项目初探赵继珂;98-104+167
试析德国军医在青岛及其腹地的医疗实践和科学考察(1897—1914)袁玮蔓;105-112+167
乌克兰族群历史变迁与族群冲突原因分析——以敖德萨州为例苟利武;113-122+168
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上的朝鲜籍日军沈佳颖;123-129+168
“绳环与木杖”——《汉穆拉比法典》石柱上的权标溯源欧阳晓莉;130-134+168历史教育教学研究
建设高校历史学科高年级研讨课探索——以《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读书会》为例曹峻;135-139
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命题框架探析徐奉先;140-145
日本历史学习指导要领中的全球意识和日本主体唐剑明;146-152
法国历史教材中的中国形象张弛;储春花;153-159新史料
邓嗣禹与裘开明往来未刊信札彭靖;160-163
第四届“青史杯”高中生历史剧本大赛闭幕李蓉蓉;2
政治观念史稿(修订本)·(8卷)沃格林;段保良;叶颖;孔新峰;169
小点墨池成巨浪,轻摇寒竹润浓烟沈尹默;1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