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特约专稿
面临危机的抉择:关于朝鲜战争之中国决策述评(上篇) 沈志华;3-14+138美国史专题研究
20世纪上半叶美国历史发展曲折性初探——从强国到超级大国的曲折路径 余志森;15-22+138
美国“仇恨犯罪”研究刍议 王春来;23-31+138
浅析美国“区域城市”理念 刘敏;32-39+138-139
北方自由民教师与美国南方重建 徐跃龙;40-46+139中国史研究
舟山瘟疫与鸦片战争考实 李彬;47-51+139
章学诚“浙东学术”新论 崔壮;52-56+139
晚清上海会审公廨谳员群体与租界华洋权势变迁——以陈福勋、葛绳孝和金绍城为例 侯庆斌;57-66+139
妇女家庭劳力何去何从:晚清政治经济学新词汇的影响 王燕;67-74+140
政治动员、政治参与、政党形象: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形象嬗变——基于国民参政会的观察 洪富忠;75-81+140
抗战胜利后“行总”及其分署贪腐问题述论 王春龙;82-88+140
萧公权的南渡北归:学人的浊世选择与命运 刘猛;89-95+140世界史研究
从加尔各答到卡拉奇:巴基斯坦华人社群的历史起源 曹寅;96-102+39+95
古代斯巴达妇女的土地权利探析 谢芝芹;裔昭印;103-107+95
朱寰先生的治学与教学方法 曹巍;朱寰;108-111+95历史教育教学研究
国家认同:一种教材分析的视角——以统编初中历史教材《秦统一中国》一课为例 张禄佳;郑流爱;112-115
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索——以统编七(上)第14课《沟通中外文明的“丝绸之路”》教学为例 王颖;116-118
新课标背景下学业质量标准有效达成的教学思考 刘宏法;119-122
时序素养的有效考查和评价 张炎林;123-126
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中国形象——以《剑桥国际AS-Level国际史(1871-1945)》为例 朱慧敏;李月琴;127-131新史料
罗斯·斯金纳致金山土著劳工协会的报告 陈金龙;132-137
“博物馆与非洲文化艺术传承”研讨会成功举办 赵亮宇;2
武帝文教与史家笔法 《史记》中高祖立朝至武帝立教的大事因缘 董成龙;141
博古通今 袁其微;142